網上有很多關于云聯付pos機,銀聯4.6萬億市場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云聯付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m.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云聯付pos機
云聯付pos機
作者:金融家@麥濛
長假剛過,支付寶宣布上線“租房平臺”,加載超百萬房源,進軍八大城市。
中國銀聯緊跟其后,宣布與沈陽市房產局簽署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
就在十幾年前,銀聯高傲拒絕支付寶時,肯定沒想過會有虎狼之爭的這一天。
支付的大江湖里,支付寶為首的游擊隊遇上正規(guī)軍銀聯,十年混戰(zhàn)無果,火藥味揮之不去。
“包租婆”之爭
年年歲歲花相似,今年的房貸政策依然一個接一個,同時釋放了一個關鍵詞:住房租賃。
據鏈家研究院的數據,預計到2030年,中國房屋租賃市場規(guī)模將會超過4.6萬億元。
對于一二線城市的打工族來說,租房是剛需,再加上政策推動,高頻場景下的虎狼之爭早已成為必然。
中介對租房市場的長期壟斷,早已問題頻發(fā)怨氣叢生,租戶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隨時做好了被掃地出門的準備,就盼著有人來攪局。
自古以來,變革離不開形勢。支付寶做了形勢的推動者,銀聯也不堪落后。
近日,支付寶“租房”平臺正式上線,并在國內加載了超百萬間公寓房源。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8大城市率先推廣信用租房。
支付寶“租房”還多舉并行,簽訂電子合同、芝麻信用租房檔案、信用租房“付一免押”等。
緊接著,中國銀聯宣布與沈陽市房產局簽署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
中國銀聯表示,通過建立住房租賃金融服務體系,以金融服務、信用體系、內容權益、綜合支付為亮點,服務于各地政府住房租賃平臺,滿足租賃各參與方的實際需求。
兩者想在租房撈一杯羹的底氣都來自于自己的流量與大數據。銀聯含著金鑰匙出生,各大銀行雖然半推半就,但也為銀聯做出了不少貢獻。
而支付寶在阿里巴巴的生態(tài)體系下,流量不必多說,緊抱支付寶大腿的趣店都上市了。
阿里在數據領域的野心這幾年已經很明顯了,馬云前幾天還說,阿里在九年以前就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
支付寶對于銀聯來說,十年前是難成大器的窮小子,現在是眼中刺。劇情的反轉就在這些年的恩怨中。
不歡而散
世紀之初的銀行之間各自孤立,各商業(yè)銀行自行發(fā)卡,互不受理,無序競爭。跑錯了銀行往往取不出錢,對于商戶來說,沒個幾臺POS機都可能做不了生意,小商戶根本沒機會有POS機。
2003年,銀聯正式成立,第二年,銀聯卡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跨行、跨地區(qū)的無障礙使用。
這一年,苦于淘寶網的支付問題,馬云找到銀聯,希望做到不需要用戶再額外向銀行簽約。半小時后,這場會面結束,同時產生了一個讓馬云失望的結果。
彼時的馬云,堪稱“邪教教主”,所到之處座無虛席,高喊要超過打敗國際電商巨頭EBAY。在銀聯心理,這樣的野路子與銀聯風格不符,那句“再找機會”同時也在掩蓋內心的心虛。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銀聯能打通線下支付,不過是銀行們在多部委推動下的半推半就,而沒有政策支持的線上支付,不過是望洋興嘆。
置之死地而后生!馬云回去后就成立了浙江支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和銀行一家家展開艱難的談判。
接下來的6年,是支付寶野蠻生長、銀聯快速發(fā)展的時期。
依靠“淘寶網”的消費場景,支付寶一路高歌猛進,200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平臺。
快捷支付的推出更是讓線上支付變得十分便利,為接下來的移動支付提供了技術基礎。
而銀聯新增發(fā)卡量超過了VISA和萬事達,全球每十張新發(fā)的銀行卡中,就有三張帶有醒目的銀聯LOGO,在線下場景中混得風生水起。
風平浪靜的這幾年,是銀聯閉門造車的幾年。支付寶最初發(fā)展時并不起眼,但2011年,與支付寶以80多家合作銀行的數量超過了銀聯。
沉睡的銀聯終于意識到線上支付的重要性,混戰(zhàn)開始。
絕地反擊
2010年,銀聯成立互聯網事業(yè)部,來勢洶洶準備打造“網上銀聯”。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因運而生。
簡單來說,就是用戶通過網絡、手機方式訂購商品和繳費,無需刷卡,只需提供卡號和相關認證信息就可完成支付。
這個時候不買單的卻是支付寶。支付寶拒絕接入銀聯網絡。為什么呢?昨天你對我愛搭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更何況,支付寶還有更大的野心,自己進軍線下支付市場。兩年后,支付寶宣布投入5億元布局線下POS業(yè)務,并計劃3年內購入6萬臺POS機,直接對銀聯造成威脅。
原本線下POS機場景有三個利益主體:發(fā)卡行、收單機構、銀聯,分成模式分別為7:2:1,但是銀聯在這其中付出的成本很小。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加入,增加了議價空間,也動了銀聯的蛋糕。有銀行曾經因私自把收單機構號借給支付寶使用,遭到了銀聯的罰款,合作戛然而止。
早期,第三方支付由于規(guī)模太小并沒有引起銀聯重視;另外,銀聯當時為避免承擔更多責任,就沒有將第三方支付納入其管理范疇內。
今非昔比,銀聯再不出手就晚了,緊接著,銀聯叫停第三方支付直連。
支付寶表示,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停止線下POS業(yè)務。支付寶此時肯定是想好了萬全之策的。這是“反銀保衛(wèi)戰(zhàn)”的第一槍,也是POS機成為棄兒的一步。
畢竟POS機的成本太大,價格不低,第三方支付還得舔著臉代價或免費贈送給商戶。
簡單來說,吃力不討好到底事情支付寶不干了,二維碼江湖再戰(zhàn)!
大勢已去
那一年,支付寶錢包作為獨立品牌發(fā)展。人流攢動,支付寶錢包卻不斷闖入眼球。
掃碼支付對硬件的依賴度小,又方便快捷,迅速發(fā)展成最受喜愛的支付方式。同時微信支付也加入混戰(zhàn),進軍線下市場。
2014年年底,銀聯強勢反擊,攜手VanGo便利店推出“滿減”活動:顧客持建行銀聯IC卡,可享受滿28元立減8元優(yōu)惠,限每天到店的前100名。
華潤萬家也計劃與銀聯展開合作。這一年的年終致辭中,銀聯總裁寫到,“忘記終端將終遭離棄”。
互聯網時代,唯快不攻!銀聯醒了,銀聯慢了。
2015年12月,中國銀聯推出NFC:不用“掃一掃”,用戶只需直接亮屏,在配有云閃付標識的POS機上揮動手機,輸入密碼后即完成支付。
銀聯此舉聯合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進軍移動支付市場,叫好不叫座。
實際上,因為安全原因,二維碼支付被叫停。按理來說,銀聯趁機大推云閃付機會終于來了。
然而對硬件的要求太高,支付場景太少,銀聯面對甩下幾條街的局面無能無力。
便捷的支付寶與微信錢包卻在野蠻生長,政策也最終松動。銀聯大勢已去,宛如那個扶不起的阿斗。
數據顯示,在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和以微信支付占據91.12%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銀聯為0.83%。
今年,云聯又推云閃付,包含NFC支付、二維碼支付,上半年活動做得風生水起,但是確實沒在移動支付領域激起多大的水花。
而支付寶以推進無現金社會為由,又是鼓勵金又是現金紅包。此外,云閃付可以充值公交卡,可是支付寶掛號看病、繳費付款全都有,銀聯你還能怎么彎道超車呢?
再看看今年成立的網聯,功能與銀聯相似,無非是將線下功能延伸至線上。
網聯的聰明之處在于,既借助互金集中整治,強制所有支付機構遷入網聯平臺,又通過股份激勵等措施提升支付機構的參與積極性。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財付通股權比例遙遙領先,反而銀聯僅得一角之位。在這場移動支付大戰(zhàn)里,銀聯早就無力回天了。
再回到房屋租賃市場,十年前被銀聯拒之門外的無名小卒支付寶,卻能高調與銀聯爭奪市場。
商業(yè)之爭嘛,從來就沒有先來后到。只能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以上就是關于云聯付pos機,銀聯4.6萬億市場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云聯付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style/images/zhouzo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