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如何調整,如何正確挑選pos機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如何調整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m.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如何調整
pos機如何調整
支付管家小李子
普通人怎么打造融資百萬的征信體系
我將挑選要點總結為了三部分:
一、正規(guī);
二、在正規(guī)的基礎上要長久穩(wěn)定可靠;
三、在前兩者的基礎上,費率越低越好。
導讀脈絡:
第一部分:正規(guī)
第二部分:長久穩(wěn)定可靠
⑴刷卡不“跳碼”。
⑵提現(xiàn)及時到賬。
⑶費率長期不變,不偷改費率。
第三部分:費率下限
⑴“96費改”到底是什么?
⑵真正的費率下限在哪里?
⑶國家規(guī)定POS機的最低費率0.6%嗎?
⑷2018年下半年各大品牌費率上調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部分:正規(guī)
正規(guī)是指開展POS機業(yè)務的企業(yè),要具有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yè)務許可證》,即我們通常所講的具有央行的支付牌照。那這個牌照從哪里查詢呢,既然是央行頒布的,那我們自然要到央行的官方網站上查詢,直達鏈接:http://www.pbc.gov.cn/zhengwugongkai/127924/128041/2951606/1923625/1923629/index.html
央行官網支付牌照查詢頁面
在這個“已獲許可機構(支付機構)”的頁面上,我們看到,支付寶、銀聯(lián)、財付通等我們所熟悉的企業(yè)也都在具有牌照之列。我們以支付寶為例,點開支付寶這一欄,我們看到業(yè)務類型中有“銀行卡收單”這一項,凡是要開展POS機業(yè)務的企業(yè),支付牌照當中都要具有“銀行卡收單”這個業(yè)務類型。
以支付寶為例
具有央行支付牌照的POS機,即是我們通常講的“一清機”,全稱為“一次性清算機具”,其資金清算流程共4步:
①用戶信用卡-->②一清機-->③銀聯(lián)、銀行、三方支付公司(POS機企業(yè))-->④用戶儲蓄卡。
而“二清機”呢,全稱為“二次性清算機具”,其資金清算流程共5步:
①用戶信用卡-->②一清機-->③銀聯(lián)、銀行、三方支付公司(POS機企業(yè))-->④某公司或個人賬戶(私人賬戶)-->⑤用戶儲蓄卡。
“二清機”不具備央行的支付牌照,用戶刷卡后的資金,在經過銀聯(lián)、銀行、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之后,要先流入別人的私人賬戶,再由別人轉給你。多出的這一步驟,用戶的資金已脫離了監(jiān)管,一旦此公司或個人攜款跑路,用戶即面臨資金損失的巨大風險。
而“一清機”為什么安全呢,通過查詢《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官網直達鏈接: http://www.pbc.gov.cn//tiaofasi/144941/144957/2845832/index.html),我們得知:
要獲得央行的支付牌照,企業(yè)本身要具備【擬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支付業(yè)務,注冊資本最低限額1億元人民幣;擬在?。ㄗ灾螀^(qū)、直轄市)范圍內從事支付業(yè)務,注冊資本最低限額3千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實繳貨幣資本。連續(xù)為金融機構或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連續(xù)盈利2年以上。。。等幾十條】一系列嚴格苛刻的條件才有可能審核通過。且業(yè)務開展時,還要向央行繳納巨額的備付金,以抵御風險。
因此,退一萬步講,即使“一清機”企業(yè)出現(xiàn)風險,還有央行來為用戶兜底,因此“一清機”的用戶完全不用擔心資金安全問題(如果你在網上查詢用戶資金損失的案例,也可發(fā)現(xiàn),全部來源于“二清機”)。
雖然“一清機”不用擔心資金安全問題,但通過貼吧、論壇等用戶聚集地的反饋來看,很多品牌會出現(xiàn)資金延遲到賬等情況(當然銀行卡收單市場競爭激烈,不排除水軍惡意抹黑的情況),理性上我們知道資金丟不了,但延遲到賬不僅讓用戶提心吊膽,而且往往會擾亂用戶的資金安排計劃,讓用戶感到糟心。這就涉及到我們第2部分要講的如何選擇“長久穩(wěn)定可靠”的POS機。
提現(xiàn)延遲到賬,很多品牌時常出現(xiàn)
至此,我們搞清楚了“一清機”與“二清機”的區(qū)別,選擇POS機時我們要選擇具有央行支付牌照的“一清機”。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央行官網查詢某POS機是否是“一清機”時,檢索框內要輸入推出這款POS機的公司名稱,而不是具體的POS機品牌名稱。因為大部分支付公司推出的POS機,品牌名稱與公司名稱并不相同,如果你搜的是品牌名,往往是查不到結果的。而且很多支付公司循環(huán)“割韭菜”套路,會先后推出多個子品牌POS機,當然這是后話,本文不展開闡述。
要搜支付公司名稱,非POS機品牌名稱
第二部分:長久穩(wěn)定可靠
在央行官網的支付牌照查詢頁面上,我們看到,截止本文發(fā)布時,目前有238家企業(yè)有支付牌照,很多企業(yè)甚至推出多個子品牌POS機,因此目前在收單市場上有數(shù)百個品牌的POS機,這些POS機良莠不齊,如果想要選一臺理想的POS機,確實需要我們花費很多工夫去多方位深入考察。
目前有支付牌照的企業(yè)為238家
很多朋友在找我推薦POS機時,往往脫口而出:“這個牌子我怎么沒聽過?”別說你沒聽說過,即使是銀行卡收單業(yè)內人員,能對這數(shù)百品牌一一聽過了解過的也是鳳毛麟角。普通用戶耳熟能詳?shù)囊簿腿鍌€品牌,了解超過十個的都比較少見。
那我們如何選擇呢,很多朋友還是一頭霧水。為什么迷茫,因為對篩選群體的過濾條件還是不清晰、不明確。怎么才算“長久穩(wěn)定可靠”呢,3個條件:⑴刷卡不“跳碼”。⑵提現(xiàn)及時到賬。⑶費率長期不變,不偷改費率。我們從這3個條件來篩選POS機。
⑴ 刷卡不“跳碼”。
碼即商戶類別碼,簡稱MCC或MCC碼,即我們看到的紙質小票或電子簽購單上面,商戶編號的第8-11位。銀行卡收單管理辦法規(guī)定,商戶號為15位:機構代碼(3位)+地區(qū)代碼(4位)+商戶類型(4位)+商戶順序號(4位)。
從哪里可以方便快捷的看到消費商戶的真實MCC碼呢,下載銀聯(lián)云閃付APP,將銀行卡綁定進去,之后銀行卡每筆消費背后的真實商戶類別與商戶名稱,都將即時呈現(xiàn)給你。推薦下載鏈接:
也可自行去銀聯(lián)官網下載:http://cn.unionpay.com/
簡單來講,“跳碼”跳得是商戶類型那4位(商戶編號的第8-11位)。為了作證本文,我們隨手翻了幾個POS機品牌的貼吧,果不其然,幾乎每個吧里都有大量用戶在反饋被“跳碼”坑。
“跳碼”,很多品牌坑你沒商量
例如以下截圖的這兩位,一位刷卡時POS機上顯示是“大連市中山區(qū)香格里拉酒店”,酒店的MCC本屬于7011或5812類,是標準類商戶,但紙質小票上的MCC是5411。5411是超市類,屬于優(yōu)惠類商戶。在云閃付APP上顯示的真實商戶類別,也明確了是超市類型,而商戶名稱也不是“大連市中山區(qū)香格里拉酒店”了,是“大連市百瑞服飾”。
此例是跳到優(yōu)惠類商戶:5411(大型倉儲式超級市場)
另一位刷卡時POS機上顯示商戶名稱是珠寶類商戶,珠寶類MCC本屬于5094,也是標準類商戶,而到了云閃付APP上也現(xiàn)了原形:商戶名稱變成“福建省致青春酒店”,而真實的MCC居然是5541,5541是加油站用的類目。。。加油站也屬于優(yōu)惠類商戶。
此例是跳到優(yōu)惠類商戶:5541(加油站、服務站)
兩例“跳碼”,清晰的揭露了“跳碼”的本質:用戶繳了標準類的手續(xù)費,是想讓發(fā)卡行多賺點錢,以便于提高綜合評分、利于提額,結果支付公司偷著變成優(yōu)惠類,甚至是減免類,從而支付公司吃掉手續(xù)費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讓銀行少吃甚至吃不到手續(xù)費。長期讓銀行“餓著”,銀行肯定不樂意,不樂意就可能給你降額甚至是封卡。
上面兩個例子,通過在云閃付APP上,看到了真實的商戶類別與商戶名稱。前面那個“大連市百瑞服飾”對應超市類MCC也就罷了,后面那個“福建省致青春酒店”對應加油站類MCC是幾個意思???
而且“大連市百瑞服飾”和“福建省致青春酒店”,這兩個商戶,不管是從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還是從百度等處,多方面搜索,均沒有查詢到其真實有效信息,再加上MCC類別與商戶名稱不符,我們基本可以得出,這是支付公司利用技術手段捏造的假商戶。拜托您造假時走點心行嗎,如此的驢唇不對馬嘴是要多么敷衍用戶。。。
而正規(guī)的不“跳碼”的商戶是這樣的,用戶在POS機上選擇的商戶,與銀聯(lián)電子賬單、簽購單、銀聯(lián)云閃付APP上顯示的,商戶名與MCC是一致的,且商戶真實可靠。而且標準類商戶幾乎每家銀行都會給積分獎勵。例如以下消費示例:
【為防止廣告嫌疑,POS機APP軟件界面特征、票據(jù)上的機構代碼,等等能體現(xiàn)出POS機品牌信息的地方,我們全部涂抹覆蓋。】
商戶頁面輸入消費金額
浦發(fā)刷卡消費后銀聯(lián)電子賬單
浦發(fā)刷卡消費后簽購單
浦發(fā)刷卡消費后在云閃付APP上的顯示
浦發(fā)此筆刷卡消費獲得積分獎勵
很多支付公司比較雞賊,刷萬元以下的小額時不“跳碼”,讓你誤以為他“忠厚純良”,一旦你刷萬元以上,手續(xù)費多的時候,就開始偷著跳了。而我們看到,上圖中的消費金額雖然高達兩萬多元,卻并沒有“跳碼”坑用戶。發(fā)卡行也對持卡人的此筆消費給予了積分獎勵。
我們還是以此商戶為例,再看下一個消費示例:
建設卡云閃付消費后銀聯(lián)電子賬單
建設卡云閃付消費后簽購單
建設卡云閃付消費后在云閃付APP上的顯示
建設卡此筆云閃付消費獲得積分獎勵
我們看建行卡的這筆交易,銀聯(lián)賬單和簽購單上的卡號,跟銀聯(lián)云閃付APP和建行APP上顯示的不一致,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建行這筆走的是云閃付0.25%費率的通道,云閃付會在實體卡號之上生成一個虛擬卡號,在進行云閃付交易時,顯示的是虛擬卡號。我們看到,云閃付0.25%,發(fā)卡行也對持卡人的此筆消費給予了積分獎勵。
而且,我們不管是從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查詢還是百度查詢,均能明確查詢到該商戶,消費真實可靠。
國家企業(yè)公示系統(tǒng)查詢到該商戶,消費真實可靠
百度查詢到該商戶,消費真實可靠
另外說一下信用卡積分,我們都知道信用卡積分可以在積分商城里兌換商品,兌換航空里程,在銀行合作的商戶里抵扣現(xiàn)金,有一系列的用處。信用卡積分是銀行對持卡人刷卡(給銀行帶來手續(xù)費收益)的獎勵。
由于標準類商戶下的刷卡,銀行吃到的手續(xù)費比例最大,所以各大銀行幾乎都會對持卡人進行積分獎勵,以鼓勵用戶多刷標準類商戶。而優(yōu)惠類商戶下的交易,銀行吃到的手續(xù)費比例較少,所以各大銀行一般都不給積分。減免類商戶下的交易,銀行吃不到任何手續(xù)費,更是不給積分了。
所以,銀行給積分,是刷卡優(yōu)質商戶的一種體現(xiàn)。
⑵ 提現(xiàn)及時到賬。
2018年八月份的時候,某品牌出現(xiàn)了技術故障,幾乎全部用戶提現(xiàn)都不到賬,網上該品牌的用戶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恐慌情緒。直至半個多月后,用戶們才陸續(xù)提現(xiàn)成功。其實直至現(xiàn)在,也依然有很多品牌出現(xiàn)提現(xiàn)延遲到賬的情況。
其實“一清機”資金層面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很低,出現(xiàn)延遲的主要原因還是技術層面的故障。正常來講,如果出款通道出現(xiàn)擁擠的情況,延遲三五分鐘到賬是正常的。而如果延遲數(shù)小時以上,那基本上是系統(tǒng)故障了。
⑶ 費率長期不變,不偷改費率。
很多支付公司前期開拓市場時,費率設置比較低,一旦市場具有一定規(guī)模了,便開始上漲費率,收割韭菜。割得差不多了,品牌做臭了,就再推出另外的子品牌,繼續(xù)循環(huán)這個套路,不斷“割韭菜”,最終坑的用戶及代理商,砸的是自己的招牌。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甚至某公司在臭名昭著之后干脆連公司名也改了,換張臉皮再繼續(xù)搞唄(關于費率的問題,我們在第三部分內容:“費率下限”部分再繼續(xù)展開闡述)。
雖然我們明確了“長久穩(wěn)定可靠”的三個過濾條件,但面對數(shù)百個品牌,我們不可能每家辦一臺去體驗、去試錯,如此龐大的數(shù)量,時間成本及試錯損失,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如果題主時間尚且充裕的情況下,多瀏覽POS機相關論壇、貼吧、社群等用戶聚集地,翻翻歷史帖子,卡著以上三個過濾條件進行摸排篩選,大概率就能避免踏坑啦。
第三部分:費率下限
在闡述這一部分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以下三張截圖,這位朋友在某問答平臺上,只回答關于POS機、信用卡的問題,他的51個回答我一一翻閱之后,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回答的唯一區(qū)別就是:當他代理0.6%費率的POS機時,就嚇唬用戶低于0.6%的不能用;當他代理0.55%費率的POS機時,就嚇唬用戶低于0.55%的千萬不能用。而類似這樣的問答,充斥在各大網站、論壇的相關板塊上。
換湯不換藥的51個回答
代理0.6%的品牌時,說低于0.6%的不能用
代理0.55%的品牌時,說低于0.55%的不能用
經常有代理商在與我交流時,會說:費率低于xx的不安全、不能做/代理。而xx這個數(shù)值,每個人說得都不盡相同,我問對方依據(jù)是什么,卻往往答不上來。
很多朋友也曾問我:不是說“96費改”之后國家規(guī)定最低費率0.6%么?我問誰告訴你的,答曰其他代理商說的——很遺憾,凡是這么說的,都是人云亦云、沒有真正看過“96費改”政策原文的。如果看過政策原文,其實也就真正搞明白了“費率下限”到底在哪里,國家到底有沒有規(guī)定用戶的最低費率是0.6%。
⑴ “96費改”到底是什么?
“96費改”是指《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中國人民銀行 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xù)費定價機制的通知 (發(fā)改價格〔2016〕557號)》,本通知的內容規(guī)定于2016年9月6日起實施,俗稱“96費改”。
政策原文在國家發(fā)改委官方網站,我們先上原文鏈接: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03/t20160318_792984.html
文中的收單機構即支付公司,發(fā)卡機構即發(fā)卡銀行,清算機構即銀聯(lián)、網聯(lián)等。
我們看到,之前不同的商戶類別(即MCC類別)所收取的手續(xù)費不同,“96費改”后把商戶分為了四大類:標準類、優(yōu)惠類、減免類、特殊類。
“96費改”官網原文
我們先看標準類: 優(yōu)惠類、減免類、特殊類三類中沒有提及的其他所有MCC都是標準類。
標準類商戶名下的信用卡交易,收單機構要給發(fā)卡機構0.45%,給清算機構0.0325%封頂3.25元,還要再給清算機構“品牌服務費”0.02%。
交易金額不超過1萬元時,收單機構的清算成本為:0.45%+0.0325%+0.02%=0.5025%,刷1萬元也就是50.25元;
交易金額超過1萬元時,收單機構的清算成本為:0.45%+3.25元+0.02%=0.47%+3.25元。
但用戶日常使用中,刷卡額有高有低,每筆刷卡不可能一直保持萬元以內或者萬元以上。為了保證所有情況下的清算都不虧本,收單機構對外的“結算下限”一般是0.5025%。
******小分割線******
標準類商戶名下的借記卡交易,收單機構要給發(fā)卡機構0.35%封頂13元,給清算機構0.0325%封頂3.25元,給清算機構的“品牌服務費”目前暫免。
為了保證所有情況下的清算都不虧本,收單機構對外的“結算下限”便是:0.35%封頂13元+0.0325%封頂3.25元=0.3825%封頂16.25元。
******小分割線******
我們再看優(yōu)惠類:4111、4121、4131、4511、4784、4900、5411、5541、5542。
優(yōu)惠類商戶名下的信用卡交易,收單機構要給發(fā)卡機構0.351%,給清算機構0.0254%封頂2.54元,還要再給清算機構“品牌服務費”0.02%。
交易金額不超過1萬元時,收單機構的清算成本為:0.351%+0.0254%+0.02%=0.3964%,刷1萬元也就是39.64元;
交易金額超過1萬元時,收單機構的清算成本為:0.351%+2.54元+0.02%=0.371%+2.54元。
同樣的,用戶日常使用中,刷卡額有高有低,每筆刷卡不可能一直保持萬元以內或者萬元以上,為了保證所有情況下的清算都不虧本,收單機構對外的“結算下限”一般是0.3964%。
******小分割線******
優(yōu)惠類商戶名下的借記卡交易,收單機構要給發(fā)卡機構0.273%封頂10.14元,給清算機構0.0254%封頂2.54元,給清算機構的“品牌服務費”目前暫免。
為了保證所有情況下的清算都不虧本,收單機構對外的“結算下限”便是: 0.273%封頂10.14元+0.0254%封頂2.54元=0.3825%封頂16.25元。
******小分割線******
特殊類:8651、9211、9222、9223、9311、9399、3998、4112、5960、6300、4458、9498。
特殊類商戶名下的信用卡或借記卡交易,收單機構給發(fā)卡行:1.5元,給銀聯(lián):0.3元。
收單機構的清算成本為:1.5元+0.3元=1.8元。
******小分割線******
減免類:8062、8011、8021、8031、8041、8042、8049、8099。
減免類所有費用為0元。
******最后一條小分割線******
⑵ 真正的費率下限在哪里?
我們通過“96費改”的政府定價,計算出了收單機構的各項清算成本,以及對外的“結算下限”,但我們要清楚的是,在“結算下限”之上,還要加上收單機構的各種運營成本、要加上收單機構的盈利要求、要加上代理商的各種運營成本、要加上代理商的盈利要求。
我們將它公式化:
POS機費率=“結算下限”+收單機構運營成本+收單機構盈利要求+代理商運營成本+代理商盈利要求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心中便有數(shù)了:正常的pos機,可以壓縮一點收單機構和代理商的盈利空間,甚至壓縮一點運營成本,使費率趨近于“結算下限”,但絕不能擊穿“結算下限”。如果有代理商給你一臺低于“結算下限”的POS機,那這臺POS機必然要通過“跳碼”或其他更惡劣的手段將虧損找補回來。
不要說趨近于“結算下限”,放眼現(xiàn)在的收單行業(yè),雖然絕大部分品牌的費率都上漲到0.63%-0.70%了,卻依然有一大撥兒不要臉的品牌偷著“跳碼”——不但明著賺,還要暗著坑!
“96費改”的定價機制,也解答了很多用戶的一個誤區(qū)——刷信用卡時,銀行從中拿到的手續(xù)費比例是固定的,要么0.45%,要么0.351%,要么0。如果你在一臺POS機上選擇刷標準類商戶,不管這臺POS的費率是0.53%還是0.63%、是0.58%還是0.68%,只要不“跳碼”,銀行最高也只能拿0.45%,并不是你付出的費率越高,銀行拿到的就一定越高。
⑶ 國家規(guī)定POS機的最低費率0.6%嗎?
在“96費改”附件:銀行卡刷卡手續(xù)費項目及費率上限表(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603/W020160318299237828081.pdf),我們清晰地看到,支付公司面向用戶的刷卡手續(xù)費,實行的是市場調節(jié)價。什么是市場調節(jié)價?就是收多少,各支付公司自己說了算。所謂的“國家規(guī)定最低費率0.6%”,只不過是某些無良代理商的忽悠之詞罷了。
收多少,各支付公司自己說了算
⑷ 2018年下半年各大品牌費率上調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96費改”之后,絕大多數(shù)品牌的費率都在0.6%左右。但為了賺得更多,很多品牌都會偷著“跳碼”,跳優(yōu)惠類甚至跳減免類。這些品牌中,心沒完全黑透的——多跳優(yōu)惠少跳減免,小額不跳大額跳。心黑得冒油的——多跳減免少跳優(yōu)惠,大小額統(tǒng)統(tǒng)跳!
而“96費改”規(guī)定:
“自本次刷卡手續(xù)費調整措施正式實施起2年的過渡期內,按照費率水平保持總體穩(wěn)定的原則,對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實行發(fā)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優(yōu)惠。”
也就是說,按照規(guī)定,2018年9月6號就沒有優(yōu)惠類商戶了,所有優(yōu)惠類商戶都將恢復執(zhí)行標準類商戶的費率。
隨著過渡期限的臨近,那些習慣了“跳碼”的品牌們坐不住了:以后沒辦法通過“跳優(yōu)惠類”多坑用戶手續(xù)費了,這多難受啊,既然陰招沒法使了,那干脆咱直接漲價吧!于是乎,在2018年9月6號來臨之前,這些習慣了“跳碼”的品牌,紛紛吆喝:因不可抗政策因素,我們被逼無奈只能上調費率。于是短短幾個月內,大部分品牌的水平線,便從前一階段的0.55%-0.6%,躍升至0.63%-0.68%了。
而僅有的從不“跳碼”的那幾家,此時并未隨著上漲費率,原因很簡單:我們之前就沒通過這條路子賺過黑心錢,因此這條路子是有是無,我們不受任何影響。
然而沒想到的是,后續(xù)銀聯(lián)又下發(fā)文件:
“自2018年9月6日起2年內,繼續(xù)對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的銀聯(lián)卡發(fā)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實行優(yōu)惠,優(yōu)惠費率維持不變(詳見附件)。”
忍受著高費率還被“跳碼”的POS機用戶:你看,國家說今年不取消優(yōu)惠類商戶了,你們不用漲價了吧?
一直“跳碼”還繼續(xù)上漲費率的支付公司:什么?你說今天天氣不錯?啊哈哈,是挺好,好的再見哈!
忍受著高費率還被“跳碼”的POS機用戶:......
有沒有100%不跳碼的一清機?有。有沒有在100%不跳碼基礎上,費率還比較低的一清機?有。但本文旨在科普基礎知識和介紹行業(yè)現(xiàn)狀,因此不對任何具體品牌進行推薦,也不會對任何具體品牌進行批判點評(截圖中涉及他人及品牌的字樣皆已涂抹覆蓋)。
且文中已明確闡述了,個人用戶如何選擇一家正規(guī)安全可靠、且費率低的好POS機,不管是題主還是大家,相信基于必備知識的掌握與對行業(yè)現(xiàn)狀的清晰認識之下,再去篩選的時候,很大概率上不會踩坑了。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如何調整,如何正確挑選pos機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如何調整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