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全家有pos機嗎,我有酒和支付寶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全家有pos機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m.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全家有pos機嗎
全家有pos機嗎
支付寶誕生到今年已是第13個年頭,對5.2億用戶來說,支付寶不再只是一個交易工具,它更是記錄了發(fā)生在這里的一點一滴生活的變化。
1
你是我的眼
地點: 深圳、上海 / 人物: 楊新林 陳思穎
有人擔心科技迅猛發(fā)展,會不會讓很多人跟不上這個時代,但對于視障群體來說,科技的進步,讓他們的生活多了一分便利和安全。盲人按摩店的老板楊新林說,自從有了移動支付,他再也不用擔心收到假錢。
曾扛著20斤鈔票做生意的楊新林,如今柜臺只剩兩個“碼”。楊新林現在是一家盲人按摩店的老板,做了快二十年的生意,到頭來不再碰錢。
楊新林的老家在湖北,90年代到深圳打拼。失明前跑運輸,天天和錢打交道,最多一次背了109萬在身上,有20多斤?!耙郧岸加矛F金,收到假錢是常有的事?!焙髞硎鞯臈钚铝衷谙律炒?坊街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
2015年,店內收銀臺多了兩個“碼”,客人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他可以通過語音提示操作支付寶進行交易。店里一天接待的幾十個客人,只有1-2人會使用現金支付。
“門口賣水果的,路口修鞋的,都是手機付款了。”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了楊新林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和錢打交道這么多年,可這位老生意人沒少被假幣坑過,“都是小生意,收到假錢真是常事,現在視力不好,客人手機支付,都有語音提示,很方便?!睏钚铝终f,不再用“錢”,寬心了不少。
現在楊新林給員工發(fā)工資也用支付寶了。楊新林還記得2015年去銀行取錢發(fā)工資的尷尬。
“取錢要我簽字,我說我是盲人,簽不了字,按手印不行嗎?他說不行?!焙髞硇虚L出來才說我只要手印就可以了。
中國無障礙研究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視障群體約有1300多萬,至少有600萬視障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機,其中83%使用智能手機的視障人士,需要完全借助讀屏軟件。
上海的一個清晨。陳思穎很早就起床了,摸索著起床、穿衣、刷牙,打開窗戶,外面只有風掠過樹葉的聲音,天沒有下雨,陳思穎笑了。
28歲的上海女孩陳思穎是一位視障者,她學會了用耳朵去傾聽、用手去觸摸……
早上6點,思穎拿著盲杖和手機出門了,在早點攤,買好包子豆?jié){后打開支付寶付款,店員接到付款通知后將早飯遞給陳思穎。
“這樣,可以避免現金找零的麻煩,也不用擔心被小偷盯上錢包?!?陳思穎笑著說。
2011年,陳思穎開始學會淘寶,現在每周平均要收五六個包裹,也帶動了父母學會網購。她每周都會參加黑暗跑團組織的跑步活動,黑暗跑團是為健視者與視障者溝通而成立的公益跑步組織,鼓勵更多的視障者走出家門,感受城市的美好和魅力,并鍛煉身體。
科技的進步給視障群體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使他們能享受健視者一樣的便利生活。陳思穎生活有許多都是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比如購物付款、充話費、交水電費、給朋友轉賬、點外賣等等。
現在,思穎是“黑暗中對話”公益企業(yè)里的一名實習視障培訓師。她把許多技能和生活經驗傳授給更多的視障者,讓他們自立自強。
鈔票對于視障者有時是一種負擔。金額不等的紙幣雖然都有盲文識別,但經歷市場流通日久以后多數難以辨清,買賣交易時各種零錢也讓視障者識別起來痛苦不堪。而支付寶這樣的移動支付應用,在進行無障礙優(yōu)化后,能極大幫助視障者群體進行支付。
“現在的科技發(fā)展迅速,給視障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我會經常和小伙伴們交流使用心得,少走彎路?!?陳思穎說。
在陳思穎看來,如果說智能手機打破的是生理上的鴻溝,那么支付寶打破的就是心理上的鴻溝,“讓我們和普通人一樣沒有區(qū)別,也讓這個城市更有溫度”。
2
把菜賣給陳小春、謝霆鋒
地點: 北京 / 人物: 張小華
“支付寶到賬XX元!”張小華每天聽這樣的聲音幾百次,在菜市場買菜的張小華賣出了名堂。她把菜賣給了謝霆鋒,賣給了陳小春,同時也換回了自己的好生活,北京150平米的大房子就是這一筆一筆的掙來的。
“支付寶到賬XX元”對張小華來說,這個聲音是最動人的音符,那是汗水得到回報的聲響,坦然踏實。
那些年,張小華全家擠在北京一個不足5平方米的出租房,成為了一名徹頭徹尾的蟻族,入不敷出。她懷孕8個月的時候還在大雨瓢潑的清晨拉著600斤的白糖給客戶送貨,騎著三輪車從城東蹬到了城西。改變從張小華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場買了一個攤位開始。
2003年春節(jié),張小華買下的三源里菜場的攤位。起初,生意并不好,她的福建普通話、南方英語的口音很重,顧客聽不大明白,一天100元流水都達不到,有時還會碰到假錢,那樣基本一天就白干了.
于是她學會了看百元大鈔上,毛主席衣領上有沒有褶子來判斷鈔票真假,后來她買了一臺驗鈔機,不過驗鈔機有時還不如人工自己識別更靠譜。
2004年,三源里菜市場迎來改造,地面更換了瓷磚;2008年奧運會前又全部換成大理石,并完善了下水道;2013年,三源里菜市場進行了封閉改造。
菜場的變遷也給張小華帶來了機會。一次,一位泰國的顧客送給張小華一份當地的食材,說是一種泰國人最愛喝的湯,叫冬陰功湯。她回家后拿這些食材做了湯,喝湯的一剎那,她陶醉了,這全部是植物做出來的美味,不是兌勾出來的。她決定放棄原先的調味料,開始經營東南亞新鮮的食材,張小華決定去趟泰國尋找食材。
她在當地進了一批新鮮食材帶回國內,她把這些食材裝成一小包一小包地送給大家,每來一位顧客,她就笑吟吟的講一遍,“要不要嘗嘗東南亞的酸辣湯?”
因為這離使館區(qū)很近,外國顧客非常多,張小華也會根據他們的需求去進一些相應的食材,漸漸的,這個菜市場就變得和別的不一樣了,張小華也變得不一樣了。
三源里菜市場,它原來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菜市場,但現在,它已經成了北京最特別、最洋氣的菜市場。從2005年開始,張小華的生意越來越好,她的熟客開始遍及北京。
2012年,張小華貸款在北京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全家搬出了原先的住處,那是一個只有5、6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面住著張小華夫妻及2個孩子,還有公公婆婆,連洗澡的地方都是在外面搭一個塑料布圍起來的棚子。
這個住處承載了張小華一家人在北京奮斗的十年,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張小華懷念但不留念。去年,張小華在泰國買了一個農場,專門種植香茅、南姜、檸檬葉,還有芒果,供應國內的食客。
現在,很多明星都會來張小華的店買食材。陳小春經營的餐廳就從她店里買的胡椒粉;林依輪也會經常來她店里買一些東南亞的香茅、檸檬葉、南姜,還有一些香料、中草藥,有時拿著很大的罐子來裝;謝霆鋒在《十二道鋒味》里面做叻沙面,面條也是從她這里買的。
生意規(guī)模越做越大,張小華店里的驗鈔機卻排不上用場了,不是假鈔變少了,而是客人們幾乎不使用現金買東西了,她辦了POS機,但現在使用率非常低,更多的人開始使用支付寶付款,三源里也成為支付寶合作的全國首家無現金菜市場。
張小華說自己是知足常樂的人,“每天支付寶掃碼之后手機會發(fā)出“支付寶到賬XX元”的提醒,就能感覺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p>
3
給父母的支付寶入門手冊
地點:蘇州 / 人物:72歲朱老伯
他曾手寫1500字信件寄給當地報紙,訴說希望學習移動支付的渴望。支付寶因此制作了一份《給父母的支付寶入門手冊》,朱老伯因此學會了用手機付錢.
現在,主動教授身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用移動支付,成了朱老伯的日常,他說,“希望老年人能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2017年春節(jié)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很多提供生活繳費的網點前排起了長隊,而排隊的大多數是老年人。
人群中一名戴著眼鏡的七旬翁在排隊近20分鐘后,來到柜臺前,從上衣內口袋掏出繳費卡,可經工作人員查詢,發(fā)現他并未欠費。這20分鐘的隊,白排了。
一位記者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一幕。這篇名為《又見排隊潮,老人離“支付寶”有多遠?》,被來自蘇州的72歲朱老伯看到后,他深受觸動,他在方格本上一筆一劃地寫下一封長達1500字的信,寄給當地報紙。
信中說,“現實中,越來越感到回避現代化的工具是不明智的,現代技術和生活越來越息息相聯,帶來想不到的方便和實惠”,“來信希望更進一步關心和幫助老年人學習各項功能,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p>
朱老伯生于上世紀40年代,上世紀60年代他考入大學,學的是航空發(fā)動機專業(yè)。
按說使用智能手機并不難,但因為智能手機功能太多、擔心自己受騙、沒人系統教他智能手機知識等,他索性對手機上涉及金錢往來、個人信息的事項全部拒之千里。
但上了年紀之后,朱老伯腿腳越來越不便,買米、油、小家電等日用百貨十分麻煩。他深深體會到,像自己這樣的老年人,其實對網購、手機支付的需求更為迫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1%。希望學習互聯網新事物來解決生活中的麻煩事,朱老伯的訴求可能代表了中國上億老年人共同心聲。
這封1500字的長信,被蘇州當地媒體刊登在報紙上,引起了支付寶的注意。支付寶發(fā)出“尋人啟事”,希望手把手教朱老伯使用支付寶。并專門為老年人制作了一本支付寶操作指南,列上了老人最常用的交話費、繳水電費、付款等功能,于2017年2月21日親自送到朱老伯手上。
對照著操作手冊,他開始了邊學邊“試驗”?!跋蜃约旱氖謾C充值50元。在小區(qū)的餛飩店,用支付寶買了一袋生餛飩16元。在淘寶上下單買了金魚換水器12元”,試驗兩天后,朱老伯開心地說。
“以上都是邊干邊學,邊學邊干,自己學的有點辛苦,但也很開心,有點小小的成就感”。
你以為故事到此就結束了?并沒有。
在朱老伯被媒體報道后,他的照片被高中同學蔡??狄谎壅J出來。他們身邊有很多老人有學用支付寶、跟上時代步伐的心,但不敢學、也沒人教。他們兩個老伙計,決定給“老同學”們上堂課。
這個想法一拍即合,說干就干。他們馬上把“上課“的想法告訴身邊的老同學,但但反饋卻并不理想,只有5個人報名?!蔽乙搀w會了一把推廣新事物的艱難,老年人確實有老年人的問題,不過即使人再少,我也會堅持下去?!?/p>
但讓朱老伯沒想到的是,不到2天時間,接連有老同學參與進來,包括他部分同事在內的20多人報名。
為了讓老同學能夠聽懂什么叫支付寶、支付寶能幫老年人干啥,他準備了4張文字加手繪講稿,以及自己使用一周的真實體會。怕自己說不清楚,他還把女婿也帶上,自己說不明白的地方就讓女婿幫自己說。
什么叫“鏈接”“網址”“二維碼”?“為什么是掃一掃,不叫照一照?”“支付寶怎么騎共享單車?”老年人的好奇心一點都不比年輕人要少。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就學習操作數控機床,初時覺得深不可測、望而生畏,一旦系統學習心中有底,也就有了膽氣?!?/p>
朱老伯說,對淘寶、支付寶等,他也有類似感受?!叭f事開頭難。老年人的特點是謹慎,不過用順手了,信心會越來越大?!?/p>
4
一個錢包的曼谷旅行
地點:泰國曼谷 / 人物:mango tree服務員
在泰國、印度、馬來西亞、韓國,中國移動支付的身影遍布全球。在泰國一家名叫mango tree的服務員,說了一個他用支付寶,幫助一位中國游客找到錢包的小故事。
曼谷隆大街上,mango tree是一家很有名的餐館,有眾多連鎖店,也有很多中國游客光顧。中國游客光顧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店比較早支持支付寶,消費非常方便。
2017年4月的一個尋常工作日,mango tree的服務生照常收拾顧客用完餐后的桌臺,卻意外發(fā)現了遺失在凳子上的錢包。這位年輕的泰國服務生,把錢包交給了餐廳經理。
遺憾的是,錢包里沒有任何失主的聯系方式,證件信息是中文,泰國的餐廳工作人員,也不太能看得懂。該怎么聯系失主呢?
唯一的線索,是他們知道這位中國顧客使用Alipay 買的單。餐廳經理根據這一收款紀錄聯系到泰國的收單機構,收單機構聯系到支付寶,通過用戶信息匹配,支付寶為失主定向推送了消息和短信,告知這位中國游客錢包的下落。
第二天,這位失主回到了mango tree,錢包物歸原主。
5
月入過萬的出租車司機
地點:杭州 / 人物:周建龍
出租車司機周建龍是一個完整經歷了移動支付社會化的浪潮的人,他的經歷是整個時代的注腳。對于他來說,他陪著副駕駛的收錢碼的時間比陪老婆多多了。
在移動支付社會化的浪潮中,周建龍分配到了一個“出租車司機”的小角色,卻在無意識里,打開移動支付洪流的閘門,成為最早的參與者、共振者。
2012年,周建龍加入了全國最具互聯網思維的出租車車隊——杭州微車隊,成為第16號司機。
帶頭的人叫袁法寶。他向周建龍描繪了一番車隊未來的“完美”狀態(tài):“乘客網上預約之后,不管航班是不是晚點,當他走出機場的時候,我們的司機一定會等在那里,到站后,他可以輕松手機支付,整個過程都不需要現金。”周建龍幾乎沒多想就立即答應了。
全國媒體的蜂擁而至反倒讓他有些意外。大家都關心:掃碼付錢你不怕錢沒了嗎?你怎么就相信支付寶是安全的呢?
周建龍把包圍著駕駛座的透明塑料擋板敲得咚咚作響:“知道這個是干什么的嗎?我們每天這么多現金放車里才是真的不安全,到了晚上怕被搶劫,得用板擋著?!?/p>
周建龍們就這樣把出租車開上了移動支付的道路,比后來的便利店全面普及手機付賬早了近三年。
當然,當時的他并不知道這些。
在加入微車隊不久后,周建龍和其他40多個車隊司機被鄭重其事地請到杭州古墩路的一家酒店吃飯。
七八個瘦弱的小年輕熱情地為他們夾菜,詢問他們最喜歡什么樣的單子、更討厭跑空趟還是接了不賺錢的單、用支付寶收錢方不方便……周建龍掃了一眼名片上的名字:聞誠。
聞誠在一個多月之后再次聯系了周建龍他們。
“我們開發(fā)了一個軟件,裝在手機上就能接生意,來試試吧!”
他發(fā)出了第一個訂單需求。周建龍點擊屏幕里的“搶”字,還沒有出車,一筆50元的補貼先到賬了。他表現得不動聲色,但心跳快了兩拍,“好日子要來了?!?/p>
直到那個時候,他才知道微信通訊錄里的聞誠,就是快的打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CTO。
2014年1月份,隨著騰訊1億美金融資到位,滴滴打車開始發(fā)放紅包,而快的在阿里的支持下也緊隨其后。滴滴(微信支付)是攻,快的(支付寶)為守。
雙方的紅包大戰(zhàn)一度達到癲狂狀態(tài)。對周建龍們來說,“大戰(zhàn)”是外面的熱鬧,關上車門之后的小世界,就是開著兩只手機,同時從滴滴、快的、支付寶三家拿補貼:裝app拿50 、接一單拿15、用支付寶付車錢,又能拿15……最多的時候,一天光補貼就能拿到200多,一個月收入在1萬4千左右。
“那段時間,所有人像殺紅了眼一樣,不吃飯不睡覺,就想沒日沒夜地接單、開車、拿補貼。也感覺不到身體有多累,就是興奮,錢像天上掉下來的一樣?!?/p>
剛開始,周建龍每天晚上都要把支付寶里的錢轉到銀行卡里,這樣他才覺得賺來的錢真的落袋為安,不會被軟件公司收回去了。
后來,隨著余額寶的“橫空出世”,周建龍開始習慣了把積蓄都放在余額寶里,轉錢的習慣也慢慢消失了。
這場“支付+紅包大戰(zhàn)”一直打到2014年5月份才告一段落,滴滴、快的雙方燒掉近20億元,堪稱慘烈。
但從那個時候開始,沒有人再討論移動支付是不是安全了,用手機付錢成了特別“理所當然”的事。誰也沒有想到,無現金生活,居然以最簡單粗暴的形式——砸錢,扎根在了周建龍們的潛意識里。
在周建龍的記憶里,打車大戰(zhàn)的硝煙從未真正散去,“神仙打架,我們跟著一會兒上天,一會兒下地。現在最親的是這個。”周建龍指了指副駕駛座上的收錢碼,“這么多年管著錢,比老婆還親。”
?
你的支付寶故事呢?
地點: 未知 / 人物: 你
關于支付寶,你有什么故事?
是每天專門為綠色能量設置的七點半鬧鐘?
還是“花唄一時爽,還款火葬場”的買買買?
小編在后臺等你的留言哦~
以上就是關于全家有pos機嗎,我有酒和支付寶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全家有pos機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