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物流pos機公司大全,電腦報原文全球最大銀行卡組織與支付寶再續(xù)恩怨..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物流pos機公司大全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m.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物流pos機公司大全
點擊上方藍字“電腦報”關注我們
“ 有這樣一個公司進入中國是好事,市場是大家的。蘋果支付跟微信一樣,是傳統金融的改良。”話鋒一轉,馬云談起了他的理想:“我們的支付體系,是想做出一個能夠支撐 21 世紀經濟發(fā)展的金融體系,而不是純粹做一個賺錢的工具,我對賺錢真的沒興趣?!?/strong>
這是2月20日,中國銀聯攜手蘋果Apple Pay進入中國第2天后,在黑龍江亞布力論壇演講時,馬云如是表達他對Apple Pay的看法。一個純粹的賺錢工具,是指 Apple Pay嗎?馬云沒有直言,但至少在一些媒體的標題中,是這樣的。
或許,外界難以得知的是,圍繞著馬云譏諷話語的,是蘋果Apple Pay入華牽手伙伴原本可能是支付寶,是蘋果將支付寶虛晃一槍當做談判籌碼,更是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十年無合作恩怨的繼續(xù)。
從支付寶到銀聯,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
截至2月24日,Apple Pay登陸中國第6天,支持銀行數量從初期的12加增加到20家,Apple Pay成為各大銀行首頁推薦重點。
外界難以想象的是,Apple Pay入華之前,最先和蘋果傳出“熱戀”的卻是中國銀聯的死敵支付寶。
2014年10月27日,馬云、蘋果CEO庫克以及傳媒業(yè)巨頭默多克在南加州拉古娜海灘市曾有過一次會面。會面時,在被問及支付寶可能聯手Apple Pay傳言時,馬云當即表示,“非常有興趣。”隨后,庫克也對美國媒體透露,將和馬云正式探討兩公司Apple Pay 合作事宜。
此時,Apple Pay剛在美國上線,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占據美國線上支付1%份額,不到半年便有70多萬網店接入,并由此引得谷歌和三星的跟風。
2015年5月,蘋果CEO庫克來到中國,除了環(huán)保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一個目的則是與馬云商討Apple Pay 合作具體事宜——這更讓人相信,蘋果與支付寶的合作即將成為現實。
彼時,除了支付寶,中國銀聯也是傳聞中的蘋果合作計劃對象,但是由于高額的手續(xù)費(蘋果計劃向中國商戶中抽取交易額的0.10%作為手續(xù)費,美國商戶抽取0.15%),蘋果與中國銀聯的談判已停止,國內主流銀行也都關閉了與Apple Pay的合作通道。
在國內,商戶使用POS機支付的刷卡手續(xù)費,一般按照7:2:1進行分配,其中發(fā)卡行為7,收單行為2,銀聯為1。如果按照蘋果的要求,這一比例將變?yōu)?.3:2:1:0.7(蘋果),對銀行來說成本太高,這難以接受?!半p方都很強勢,談判不得不中止?!?/p>
如果繼續(xù)想推進Apple Pay在華業(yè)務,那么蘋果就必須要繞開強勢的中國銀聯,占據較高第三方支付份額的支付寶自然是蘋果首要選擇——在當時,阿里巴巴正期盼在美國不斷擴張,iPhone在中國又帶給了蘋果全球最大的市場,在蘋果支付很難進入中國的情況下,蘋果和支付寶的聯姻,將會是一個讓所有人血液沸騰的故事。
技術層面,Apple Pay也與支付寶有合作的基礎。2014年初,支付寶8.0版本就開始支持NFC,也有大把的手機廠商、第三方POS機希望能夠聯合阿里巴巴共同推動NFC。此外以阿里巴巴的體量和戰(zhàn)略目標,Apple Pay的手續(xù)費基本也不是問題。
從媒體報道來看,庫克與馬云在去年5月的那次會面相談甚歡。但幾個月后,這個故事最終化為泡影——2015年12月18日,在“云閃付”發(fā)布會上,中國銀聯宣布與蘋果、三星分別達成合作,最快于2016年初就可為銀聯卡持卡人提供基于蘋果和三星移動設備上安全芯片的支付功能。
在新聞稿中,銀聯滿懷喜悅地聲稱“這是一種讓移動支付煥然一新的簡單、安全、私密的支付方式”。此后,十多家銀行陸續(xù)宣布將為持卡人提供Apple Pay服務。
2月18日,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亞洲第一個上線Apple Pay的國家,當天12家銀行宣布上線后,大量果粉涌入綁卡,讓蘋果服務器瞬間癱瘓。僅僅幾個月,從支付寶到中國銀聯,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
“很有可能,蘋果或是在銀聯的1%手續(xù)費收入中分得了一杯羹?!被ヂ摼W自媒體人士陳逸然說,根據她了解的消息,在得知蘋果與支付寶眉來眼去之后,中國銀聯在與各大銀行負責人開會后達成了一致,并主動繼續(xù)開啟了與蘋果的談判,在手續(xù)費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蘋果,銀聯最后的翻身機會
實際上,銀聯之所以愿意讓步,與這位線下支付前老大如今岌岌可危現狀不無關系。
來自易觀智庫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寶以71.51%的市場占有率占據移動支付市場首位;騰訊財付通位列第二,市場份額為15.99%;拉卡拉以6.01%位列第三;銀聯商務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僅為0.49%,位居全國第八。
但銀聯能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并不多。2010年,VISA封堵了銀聯的海外網絡。2015年4月22日,國務院又發(fā)布《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一家獨大的中國銀聯正式結束其壟斷歷史。而根據WTO的2013年裁決,中國應在2015年8月29日前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而一旦螞蟻金服拿到結算牌照,未來整個中國的支付體系將會發(fā)生顛覆性變化。
一方面是傳統銀行卡線下支付的市場額在被VISA、萬事達逐步蠶食,另一方面是支付寶、微信借助掃碼支付在線上線下的攻城略地,對于全球年發(fā)卡量最大的銀行卡組織中國銀聯而言,過去幾年幾乎就只剩下和支付寶、微信打口水仗的力氣了。
更重要的是,多年來,銀聯已在國內下血本構建了NFC支付體系。“如果蘋果真與阿里達成戰(zhàn)略協議,那么中國銀聯將再無翻身機會?!币晃徊辉竿嘎缎彰你y行業(yè)資深人士說,對于中國銀聯來說,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絕對不允許出現這樣的局面:眼看NFC支付即將在國內風生水起,自己卻無緣收益。
在業(yè)內,NFC技術多年前就可以落地。但由于近場支付涉及的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包括從手機運營商、手機生產商、芯片廠商、銀行、銀聯、銀行卡受理終端等多方,想要主導整個產業(yè)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熟悉銀行業(yè)的資深人士張志平表示,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和銀聯就NFC標準進行了一番明爭暗斗來爭奪行業(yè)主導權。表面上看來,銀聯13.56MHz同國際接軌的移動支付標準贏得了勝利。在贏得勝利后,中國銀聯就開始下血本改造POS機,在其中疊加了一個NFC非接觸刷卡的功能。
這是一項巨大工程。根據記者了解,經過幾年努力,全國大約2000萬臺銀聯POS機中,已經完成約700萬臺POS機的NFC非接觸受理改造。但是,下了血本的銀聯,由于缺乏有效的應用場景推廣、消費者培育等,這些POS機的NFC功能一直處于閑置狀態(tài)。
也許是受到了支付寶與蘋果談判的刺激,也許是看到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許是清楚這是自己最后的翻身機會——在中國,國內在網活躍移動智能設備數量達到8.99億,其中,蘋果設備與安卓設備比例為3:7。不管哪種原因,都讓銀聯最后做出了巨大讓步,并贏得了Apple Pay的爭奪戰(zhàn)。
艾瑞咨詢集團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GMV( 成交總額)達到2.42萬億元,環(huán)比增長5.4%,同比增長64.3%
對于蘋果而言,在CEO庫克心中,或許支付寶僅僅是蘋果向銀聯談判、虛晃一槍壓價的籌碼——蘋果與支付寶此前從未有任何合作關系,而且對于一心試圖建立支付生態(tài)體系的蘋果而言,“與同樣打造支付生態(tài)體系的支付寶形成了直接沖突?!睆埩⑵秸f。
在張立平看來,擁有成熟NFC終端支付設備的銀聯無疑是蘋果更好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蘋果現在很懂中國。政府主導的中國銀聯,與互聯網企業(yè)阿里巴巴,其實不是一個兩難選擇——這,或許才是馬云在亞布力論壇上那番演講的真實意圖。
有永恒的利益,更有永遠的敵人
“不管如何,在過去十年與支付寶的明爭暗斗中,銀聯,包括銀行在內總算贏得了一局?!币晃恢袊y聯內部人士說,這也是在Apple Pay入華過程中,銀行吆喝勁頭比蘋果還要足的原因。
“感覺我們做到了,起碼,我們現在天天是頭條。”他說,在Apple Pay之前,就連最親密的朋友都不了解“云閃付”,現在連普通市民都是在談論“云閃付如何擊敗支付寶”。
“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句商場格言,似乎在支付寶和銀聯身上并不適用——現在,支付寶跟國內外200來家銀行以及國際卡組織等機構建立了合作,其中包括中國銀聯的老對手VISA、萬事達,卻沒有中國銀聯。而中國銀聯卡可以在140多個國家暢通無阻的使用,合作伙伴超過了400多家,包括萬事達、三星、蘋果與小米,同樣沒有支付寶。
對于銀聯和支付寶,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是,2004年的一天,馬云走進了位于上海浦東松林路300號的中國銀聯總部,去拜見中國銀聯的高層,他想找后者解決淘寶網上的支付問題——那時,馬云剛創(chuàng)建了淘寶網,而成立不過兩年的中國銀聯,剛剛建成了第一代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統。會談內容不得而知,但會談結果很明顯,雙方不歡而散。
就在這一年的12月8日,馬云成立了支付寶公司——多年后,馬云這樣回憶支付寶的誕生:阿里巴巴只想做電子商務,銀行事情由銀行去做;但銀行不做互聯網支付,阿里巴巴只能自己做了。
在接下來的漫長十年中,支付寶和銀聯從未有過任何合作。過去幾年中,在媒體的解讀中,充斥在雙方之間的是似乎只有戰(zhàn)爭、背叛與陰謀。
一個案例是,2011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給27家公司發(fā)放了首批支付牌照。此后中國銀聯開始“對所有獲牌支付機構開放、合作,”不過,這其中不包括支付寶。
雙方后來對此的解讀都很強硬——支付寶方面人士稱,“我們需要你時候,沒機會合作,現在不需要你了?!便y聯方面的表態(tài)則截然不同,“支付寶幾次主動聯系,都吃了閉門羹”。
客觀上來說,那時的支付寶已經擁有了“拒絕”中國銀聯的底氣。支付寶此時已推出了類似產品快捷支付,其快捷支付合作上線的銀行總數達到了83家,而當年6月接入中國銀聯無卡支付平臺的銀行不過73家。
但這個時候,在包括了線上和線下的非金融機構支付市場中,老大仍是銀聯,其冠軍地位主要依賴于龐大的線下支付業(yè)務。彼時,在全國400多萬家商戶的收銀臺上,放著1000多萬臺銀聯的POS機。總體來看,雙方的競爭,還是在可控范圍內的。
很快支付寶決定進入線下領域。2012年3年,支付寶推出了物流POS支付方案。到了2013年8月,支付寶突然對外透露:“因為銀聯的阻撓”,支付寶準備停止POS機業(yè)務。
雖然POS機業(yè)務被叫停,但是互聯網公司并沒有降低對線下市場的熱情,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
在2014年10月的支付寶錢包發(fā)布會上,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國內事業(yè)群總裁樊治銘表示,支付寶錢包的終極目標就是代替實體錢包。這意味著,在線下業(yè)務場景中,可以24小時隨時用掃碼進行線下支付。此后,擁有龐大用戶的微信也推出了微信支付,通過搭建打車、購物等應用場景,將支付范圍擴張到線下。
2015年今年3月,掃碼支付突然被中國人民銀行叫停。當時央行解釋說,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存在安全隱患——對雙方而言,到此都已是你死我活的態(tài)勢。
對于中國銀聯來說,這其實是守疆護土的無奈之舉。無論是逐漸強大起來并且精明務實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還是監(jiān)管部門的政策,似乎都在朝著背離中國銀聯利益的方向發(fā)展。
由于支付寶和微信都是采用自建渠道方式,在線上線下都繞開了銀聯的轉賬、支付等功能。“線上你吃了,線下你還不讓我活?這讓銀聯和銀行都無法接受。”張立平說,要知道,支付寶和微信拿走的不僅僅是銀聯、銀行或其它第三方支付的清算收單,還有銀行們?yōu)榭粗氐慕灰仔畔?,即‘數據’?!?/p>
最終結果是,銀聯與各大銀行同心協力站在了一起,引入了蘋果、三星等NFC支付,試圖用“閃付”擊敗支付寶、微信的“掃碼”支付。
再續(xù)十年仇怨競爭結果難預料
因此,盡管馬云演講話語輕松,但顯然,不少支付寶內部人員心中那根弦早就繃緊了。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寶員工的朋友圈,轉發(fā)頻次最高的一個主題,就與Apple Pay有關。他們討論最多的一個數據是:這幾天下來,Apple Pay已經有多少綁卡量了?
綁卡量,是一個關鍵性指標,它意味著,有多少人會真正通過你的支付功能來消費。目前,無法得知Apple Pay的綁卡數量具體有多少。根據此前數據,Apple Pay上線半天時間就綁定了超過3800萬張銀聯卡——這個數字明顯有些夸張,目前國內能夠支持Apple Pay的設備數量總共不過8400萬臺。
很難預計Apple Pay與支付寶、微信這場移動支付戰(zhàn)爭結果。但某種程度上,這場戰(zhàn)爭從一開始就有些變味了。
“不完成的話,會被內部通報批評,月內獎金取消,績效工資也會受影響”。2月23日,興業(yè)銀行西寧分行一位客戶經理在網上發(fā)帖求助稱,西寧分行強行給每位業(yè)務員下達了推廣5張借記卡、5張貸記卡綁定Apple Pay任務。每個綁定客戶都需要完成至少一筆1元以上的支付交易。
業(yè)內人士稱,像興業(yè)銀行這樣強制員工推廣綁定,即將成為常態(tài)——蘋果支付最多只能同時綁定8張卡,且默認最后一張卡為支付卡?!敖壙ǖ倪^程也是銀行之間博弈的過程?!?/p>
而銀行的贈送積分推廣,也很難與支付寶、微信匹敵——去年雙十二,支付寶和商家一共投入了10億補貼,今年春節(jié),光是支付寶就送出了2億元紅包,集齊5福的每位網友人均獲得了200多元。
無論如何,這場移動支付市場的戰(zhàn)爭,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支持Apple Pay的發(fā)卡行的數量和種類,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更多的商家支持——目前,支付寶和微信在線下支付上的商戶傭金費率在0.3-0.6%左右,相比銀聯目前的費率水平具有競爭力。
NFC終端也是一個挑戰(zhàn)。在中國,二維碼在市場上的使用頻率更高,就是因為能夠識別二維碼的手機比識別NFC的手機多。所以,這對Apple Pay會不會也是挑戰(zhàn)?
或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中國銀聯在陣營中還加上了安卓。2月24日,Samsung Pay正式在國內公測,預計將于3月18日在國內上線。此外,小米也即將加入這個陣營——在2月24日重拾NFC的小米5發(fā)布會上,就出現了多位中國銀聯人士的身影。
相關數據
●2015年前三個季度移動支付82.06億筆,交易總金額達到84.76萬億元;
●82%的受訪者曾使用手機完成付款(在商戶現場支付或遠程支付),51%的受訪者手機支付交易占比超過一半;
●支付寶目前占據移動支付市場72.9%份額,財付通(包括微信+手機QQ)則大概為17.4%
觀點
未來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格局走勢如何?
董俊峰 (作者為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
Apple Pay等手機廠商進入移動支付市場,對這個領域影響深遠。
第一,對消費者來說,移動支付市場格局各方的資源整合和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由此帶來的更深層次的競爭與合作,帶來了移動支付業(yè)態(tài)的繁榮和多樣性,也就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層次支付工具選擇權。更多選擇和充分競爭,意味著更多優(yōu)惠和更多便利。當然,支付過程中的交易安全、賬戶信息、交易信息的安全,以及上述信息的授權合法使用以及防止被不當泄露,將成為最大的關注點。
第二,對銀行來說,因為創(chuàng)新移動支付工具的迅速崛起,以及年輕用戶對掃碼支付等O2O支付體驗的不斷接受,銀行在小額、民生、高頻的支付場景中將逐漸讓出收單主導地位而退居發(fā)卡行角色;但同時,與因為安全的考量和風險偏好約束,以及出于對風險控制與監(jiān)管合規(guī)基礎設施完備性的考量,決定了在移動支付需求中的大額支付匯劃、企業(yè)現金管理、跨境支付清算等場景和領域,以銀聯為首的銀行將繼續(xù)鞏固和拓展市場優(yōu)勢地位。
第三,對支付寶、微信等非銀支付機構來說,在目前監(jiān)管部門對掃碼支付是否合乎收單規(guī)范的合規(guī)解釋明確之前,在迅速推進線下收單市場的拓展,利用補貼、低傭金和促銷等手段爭取商戶支持和配合,以時間換空間,以體驗換流量,以口碑換話語權。所以,支付機構將逐漸在高頻、小額、移動支付市場收單端站穩(wěn)腳跟。
第四,對商戶來說,線上收單市場逐漸走向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占領絕對市場份額的收單機構將擁有越來越強的議價話語權;而線下收單市場,將出現傭金競低現象,由于掃碼支付的出現和快速拓展,以及O2O支付和團購等促銷手段的捆綁,將給消費者和商戶帶來更多營銷補貼,擠壓原有銀聯和銀行的傳統銀行卡收單收入空間。
最后,對監(jiān)管來說,本著一直以來的“鼓勵創(chuàng)新,趨利避害,平衡發(fā)展,控制風險”的監(jiān)管原則,伴隨新興業(yè)態(tài)的快速發(fā)展和大量欺詐及風險事件的頻發(fā),為避免形成區(qū)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在監(jiān)管底線之上,預期監(jiān)管部門將逐漸從包容性監(jiān)管過度到審慎監(jiān)管,以維持整個支付市場的平衡、穩(wěn)定,保障支付認證機制和支付數據管理等金融基礎設施的安全運行。
以上就是關于物流pos機公司大全,電腦報原文全球最大銀行卡組織與支付寶再續(xù)恩怨..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物流pos機公司大全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